当前位置: 首页 > 培养工作 > 培养方案 > 正文

山东交通学院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船舶与海洋工程2016

【来源: | 发布日期:2017-09-22 】

山东交通学院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

领域:船舶与海洋工程 代码:085223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培养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本领域设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游艇邮轮工程、船舶电子电气与轮机工程等方向。

1.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高度的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诚实守信的品德、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基本工程技能,具备创新的态度和意识;

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能够从大局、环保、安全等方面科学解决工程问题;

具有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与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恪守学术道德规范;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能够适应工程一线艰苦的工作环境。

2.知识要求

基础知识:扎实掌握与本领域相关的人文社科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及工具类知识,主要包括自然辩证法、知识产权、工程伦理、数学、信息检索、外语等。

专业知识:系统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船舶电气设备与系统、轮机工程基础等核心专业知识;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某一方向较为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工程技术;熟悉船舶与海洋工程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了解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3.能力要求

获取知识能力:能够通过检索、阅读等手段,利用教材、专著、论文、资料、专利及网络资源等获取知识;采取课程学习、专题讲座、学术报告、文献查阅、交流与研讨等方式,了解本领域的热点和发展动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应用知识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发现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工程项目、规划、研究、设计与开发、组织与实施等实践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方法,并通过亲身实践加以解决;能够在工程技术发展中善于创造性思维、勇于开展创新试验、创新开发和创新研究。

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协调、联络、技术洽谈和国际交流能力;能够在团队和多学科工作集体中发挥积极作用,能够高效地组织与领导实施科技项目开发,并能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的能力。能够胜任本领域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以船舶与海工装备设计、制造为应用领域,重点围绕船舶性能、优化设计与可靠性、先进制造技术、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等内容开展研究。

2.游艇邮轮工程

以游艇造型、游艇内装设计为应用领域,重点围绕游艇邮轮造型设计、内装设计、新技术、新工艺、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游艇邮轮结构优化设计等内容开展研究。

3.船舶电子电气与轮机工程

以船舶综合自动化、现代轮机管理为应用领域,重点围绕船舶电气装备研发、船舶自动控制技术、通信与导航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船舶综合节能和环保技术、轮机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等内容开展研究。

三、学制、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

1.学制、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为3年。研究生因患病或其他特殊原因,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根据情况可最多延长2年。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原则上在校内进行,1年内应修完全部课程教学学分;专业实践要在企业或以导师的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实践时间不得少于1年;学位论文要结合专业实践进行,论文撰写时间不得少于1年。

2.学分要求

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学位课16学分,按课程类别分为公共基础课、领域基础课、方向基础课、方向选修课。

其他必修环节学分为5学分,包括领域前沿报告、学术活动和专业实践。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不少于2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

3.其他要求

研究生毕业答辩前至少发表一篇期刊论文或获得一项专利或参加省级及以上大赛获奖或参加行业学术会议并作会议报告。

四、培养方式

采取理论教学、工程实践和论文撰写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理论教学主要在校内完成;实践教学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在企业(工程项目)或依托导师科研项目完成;学位论文应来源于实际工程项目。

学生培养采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以工程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课程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满足行业需求。

本领域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12学分)、领域基础课(6学分)、方向基础课(不少于6学分)、方向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专业实践(4学分)。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见下表。

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学位课

是否双师联合讲授的课程

授课学院

备注

公共基础课

281120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社科部

各方向必修

7门)

28112042

英语

54

3

1

外国语学院

28112043

数值分析

54

3

1

理学院

28112044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1

社科部

28112045

知识产权

18

1

1

交通法学院

28112046

信息检索

18

1

1

图书馆

28112047

工程伦理

18

1

1

学科与研究生处

领域基础课

28112054

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

36

2

1

船舶与轮机工程学院

各方向必修

3门)

28112055

船舶电气设备与系统

36

2

1

信息科学与

电气工程学院

28112056

轮机工程基础

36

2

2

船舶与轮机工程学院

方向基础课

26121050

计算机辅助船艇设计制造

36

2

2

船舶与轮机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不少于3门)

26121051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先进制造技术

36

2

2

26121052

涂装先进技术

36

2

2

26121053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先进设计方法与技术

36

2

2

26121054

船舶计算结构力学

36

2

2

26121050

计算机辅助船艇设计制造

36

2

2

船舶与轮机工程学院

游艇邮轮工程(不少于3门)

26121051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先进制造技术

36

2

2

26121052

涂装先进技术

36

2

2

26121055

游艇结构分析与造型设计

36

2

2

26121056

船艇复合材料与建造工艺

36

2

2

08121050

电路与系统理论

36

2

2

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船舶电子电气与轮机工程(不少于3门)

08121051

信号与信息处理

36

2

2

08121052

船舶智能控制理论

36

2

2

26121057

轮机管理工程

36

2

2

船舶与轮机工程学院

26121058

船舶防污染与控制技术

36

2

2

26121059

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方法

36

2

2

方向选修课

26121060

高性能船舶

36

2

2

船舶与轮机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不少于4门)

26121061

船舶计算流体力学

36

2

2

26121062

船舶新技术应用

36

2

2

26121063

有限元分析应用

36

2

2

26121064

船舶动力装置节能技术

36

2

2

26121062

船舶新技术应用

36

2

2

船舶与轮机工程学院

游艇邮轮工程(不少于4门)

26121063

有限元分析应用

36

2

2

26121065

船艇美学与内装设计

36

2

2

26121066

游艇邮轮发展史与设计评价

36

2

2

26121067

游艇邮轮新技术

36

2

2

08121053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36

2

2

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

学院

船舶电子电气与轮机工程(不少于4门)

08121054

工业控制组态及总线技术

36

2

2

08121055

通信与导航

36

2

2

08121056

嵌入式系统

36

2

2

08121057

电路设计与制版

36

2

2

08121058

CAD绘图

36

2

2

08121059

交流调速系统与变频器应用

36

2

2

26121068

高等工程热力学

36

2

2

船舶与轮机工程学院

26121069

轮机故障诊断技术

36

2

2

26121070

船舶监控技术

36

2

2

26121071

轮机可靠性与维修性

36

2

2

补修

课程

沿用本科课程编号

游艇设计与制造

32

1-2

船舶与轮机工程学院

同等学力、跨专业必选

船体结构

32

1-2

船体制图

48

1-2

通信原理

56

1-2

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

学院

电机与拖动

64

1-2

自动控制技术与应用

48

1-2

轮机维护与修理

48

1-2

船舶与轮机工程学院

轮机概论

32

1-2

轮机自动化

40

1-2

必修环节

28112048

专业实践

1

4

3-4

28112049

前沿报告、学术活动

1

1-5

不少于

6

六、实践环节

通过实践环节,学生应基本熟悉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研究能力;结合实践训练开展论文前期工作。实践环节安排在第3-4学期,实践内容及计划由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共同商定。研究生可直接参与企业工程实习或校内导师实际工程项目,通过课程实验、企业实践、应用研究等形式完成实践环节;实践内容包括项目认知、项目规划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等。

指导教师应为研究生制定详细的专业实践计划,指导其开展实践学习;实践结束研究生应提交实习日志,撰写实践总结报告。实践报告要有一定的深度、独到的见解,实践环节的成果能直接服务于实践单位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生产提高。

全日制研究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考核合格获得4学分。实践学分应由校企双方导师给出成绩评定。

七、前沿报告、学术活动

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和前沿讲座,了解本领域发展动向,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应至少参加6次学术活动、听取前沿报告,并写出学术心得体会。

八、论文开题及中期考核

1.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船舶与海洋工程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选题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主题要鲜明具体,避免大而泛。具体选题应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1)针对本工程领域的新产品或关键部件研发、设备技术改造及对国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

2)来源于本工程领域的实际需求,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项目,也可以是某一工程设计项目中的子项目,还可以是设备、工艺及其流程的设计或关键问题的改进设计。

3)来源于本领域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是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等的应用研究。

4)来源于实际需求,是行业或企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本领域工程与项目管理问题。

5)来源于实际需求,是行业或企业发展中急需调研的本领域工程与技术命题。

2.开题报告

确定论文选题之后应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应涵盖以下内容:

1)选题的来源与工程背景;

2)研究内容的发展现状、尚需解决的工程问题;

3)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4)研究的技术路线和进度安排;

5)研究成果的预期工程价值等。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会包括校外导师在内的3-5名专家参加。

3.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结束后,对其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一次全面考核,由二级学院按照《山东交通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期考核办法》组织执行,合格者进入论文工作阶段。

九、学位论文标准及答辩环节

1.学位论文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表现出作者具备综合运用科学技术理论、方法和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研究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并具有一定难度的应用型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课题,以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技术应用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位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

2.论文形式包括应用研究类学位论文、工程设计类学位论文、产品研发类学位论文、工程/项目管理类学位论文等。论文指导应聘请工程项目有关的人员,紧密结合工程项目,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完成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指导任务。

3.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4.学位论文预答辩。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初稿后,经导师审核认为符合要求的,研究生所在学院需组织3-5名本学科专家进行预答辩,未参加预答辩或预答辩未通过者不得参加学位论文正式答辩。

5.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进行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重复率高于20%的需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修改,重复严重者需重写论文并推迟半年或一年参加答辩。

6.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全部进行专家匿名评审,按照《山东交通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盲评规定(暂行)》执行,匿名评审通过后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7.学位论文答辩。由硕士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5名校内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其中校外专家2名,答辩委员会主席必须由校外专家担任,经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的2/3以上(含2/3)同意为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要严肃认真,做到公正、公开、严格。

十、其他

本培养方案从2016级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执行。